与澳门特区同龄,他们见证濠江兴旺繁荣,亲历湾区互联互通 25岁,当打之年追梦新程
生于1999年,这些濠江青年与澳门特区同岁,有个共同的昵称:“回归宝宝”。他们在澳门长大,来到广东求学、工作,见证澳门特区兴旺繁荣,也在粤港澳大湾区融通进程中书写着青春华章。
逐梦横琴 感受大湾区脉动
每个工作日的清晨,澳门青年邓焯荧都会从青茂口岸的澳门一侧轻松通关,然后搭乘轻轨直达横琴站。出站后再经短短几分钟车程,她便抵达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(以下简称“合作区”)。这条通勤路线,总耗时约40分钟,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。
今年是澳门回归25周年,邓焯荧的职场生涯也在这一年拉开序幕。成长中,“澳门特区宝宝”的“标签”激励着她与时俱进,为澳门的繁荣添砖加瓦;如今,25岁的她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满怀信心与琴澳同步前行。
邓焯荧本科就读于澳门旅游学院(今澳门旅游大学)。2019年12月19日,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来到澳门旅游学院参观,邓焯荧是当时的接待人员之一。“彭丽媛女士亲切和蔼的态度,对澳门学子的深情关怀,坚定了我作为澳门青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、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决心。”邓焯荧表示。
今年3月1日,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,琴澳一体发展迈入新阶段。当时,即将从澳门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邓焯荧正准备求职,她的目光逐渐锁定于合作区的企业实习岗位。“起初,我有些犹豫。虽然新闻一直有报道政府加快推进合作区建设,但实际的交通和生活配套设施如何,我心里并没有底。”邓焯荧坦言,考虑到合作区被定位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平台,她决定投身其中,亲身感受其发展脉动。
“结果出乎意料的好。”邓焯荧高兴地说,“通勤十分便捷,工作环境宽敞明亮,澳门塔等美景尽收眼底。”从3月开始,作为跨境电商公司选品直销服务部的一名实习员工,她见证了选品中心规模不断扩大,越来越多来自粤澳企业的产品进驻,通过这个平台销往海外市场。
合作区蓬勃发展,日新月异。邓焯荧为自己能够参与这一进程感到无比自豪,已正式在此开启职业生涯。“澳门有许多企业的产品都充满特色,而且极具创意。但这些产品在澳门之外的知名度还不够高。我希望能够发掘并推广这些具有澳门特色的产品,让它们通过大湾区走向世界舞台。”邓焯荧说。
武术女孩 立志当跨境中医师
澳门青年何泳仪身上有很多标签,功夫女孩、针灸师……最特别的要数——“回归宝宝”。从小练武术,长大学中医,何泳仪的兴趣与职业都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。少年时期,她几乎每周往返广州、澳门,参加武术训练和比赛;大学时期,她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,潜心钻研岐黄技艺。未来,她更计划成为一名跨境中医师。
因为生于“回归之年”,每到12月20日,何泳仪都会有别样心境。令她尤为自豪的是,有一年的澳门回归纪念日,她和小伙伴们集体表演武术,地点就在澳门地标之一的金莲花广场。如今回想起来,何泳仪言语之间仍难掩骄傲。
自小跨双城训练、学习,何泳仪感触最深的是,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带来的便捷。她举了一个直观的例子:过去每周坐大巴往返广州、澳门参加武术训练,仅单程就耗时大半天;后来高铁通车、口岸新增,通勤只需两个多小时。
吸引何泳仪北上念大学,中医的雄厚师资、优质教学资源以及丰富实践更为关键。“中医的根在内地,我肯定要回去学。”
早在中学时期,她就萌生了学中医的念头。因为爷爷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中医,经常在家接诊病人,耳濡目染之下,何泳仪感受到中医的魅力。“有些人来的时候面容苍白、走路都困难,经过几个月治疗,脸色红润了,露出了笑容。”
2017年升学时,何泳仪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广东高校的中医专业。那一年,广州中医药大学首次开放澳门生保送制度,何泳仪尝到了“头啖汤”。完成本科学业后,何泳仪继续读研,进入细分领域深造,主攻针灸推拿。2022年底,何泳仪考取了澳门执业中医生资格证。最近,她还在准备内地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,未来计划在广州和澳门行医。她初步做了一个计划表:两天在澳门,其余时间在广州,原因是“内地的平台、需求都会更大”。
这样的职业选择也与她从小习练武术不无关系。何泳仪告诉记者,练习竞技武术出身的她,受过伤痛折磨,留下了遗憾。如今,她走上了专业中医之路,特别想运用专业技艺保护习武之人以及其他项目运动员。
跨城闯业 疾驰于港珠澳大桥
“我是回归前出生,弟弟是回归后出生,两个人的出生证明完全不一样。”魏卉彦说。生于1999年7月的她,出生证明印有“澳门政府”字样,而弟弟的出生证明则写着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”——魏卉彦对于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认知,最早始于一张出生证明。身为澳门特区“同龄人”的她,从小在升五星红旗、集体唱国歌的校园氛围中成长,澳门经历风雨后回归祖国的意义深记于心。北上广东求学、工作,青春与湾区同奋进,魏卉彦的成长轨迹,亦是澳门回归后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个体缩影。
谈及2018年决定走出澳门、去广州上大学的决定,魏卉彦表示,“我喜欢挑战,在澳门生活太安稳了。”她了解到,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快,产业丰富,“未来就业机会多”。那一年9月,她考入暨南大学,攻读商务英语专业。
当时,之所以“瞄准”广东,而不是国内其他省份,魏卉彦和家人有另一个期待:港珠澳大桥即将开通。过去,魏卉彦父母长期在中山工作,每星期先坐大巴到珠海,再由拱北口岸通关回澳门,时间长且麻烦。港珠澳大桥通车后,往返于澳门、广东无疑将更加方便。那时的魏卉彦还盼着,随着大湾区互联互通进程不断推进,自驾轻松往返粤澳也将成为现实。
参观企业、走访园区……读书期间,魏卉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不少交流活动,一再“刷新”她对广东的认识。“以前觉得广东只是制造业工厂多,没想到现在有那么多高新科技公司,电商也发达。”随着了解深入,魏卉彦留粤发展的想法愈发强烈。“而且广东各地都出台了支持港澳青年创业、就业的措施,免除了后顾之忧。”2022年,她走出象牙塔,义无反顾地奔向中山,进入一家灯饰公司做销售经理,致力于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。
没过多久,魏卉彦自驾车往返粤澳的愿望实现了。2023年1月1日零时起,成功预约的澳门私家车可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,她正是“澳车北上”大军中的一员。同时,“一地两检”政策提高了通关效率。“开车从澳门出发,经港珠澳大桥到中山,足足省了一个小时。”在魏卉彦看来,一系列措施叠加,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,身边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希望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学习、工作。她透露,弟弟目前正在国外读研究生,未来也会到广东工作。
临近年末,魏卉彦也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。25岁,她和澳门特区一样敢于追梦,有着“更上一层楼”的无限憧憬。
以“濠”为名 参与粤澳人文交流
1999年10月出生于澳门北区筷子基一带、父亲为他取名时改“豪”为“濠”,邝锦濠与澳门特区天生有着紧密的联结。25年来,他与回归后的濠江共同成长,见证搭上国家高速发展列车的澳门欣欣向荣。曾经在广州读大学的他,积极参与粤澳两地文化交流,为建设大湾区贡献青春力量。
“可以说,我们是在国家保护下成长的‘回归宝宝’。” 邝锦濠感慨,“回归后,国家为澳门的发展倾注了大量资源,提供了政策支持。澳门也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,它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飞跃,更在文化和社会发展上展现出了新的活力。”
生长于“小城”澳门,邝锦濠从小就满怀对广阔世界的向往。他回忆道:“中学时,音乐课上我们学唱《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》。那时,我对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充满好奇。澳门地小,我鲜少看到其他民族的人,这让我更加渴望到内地去,探索更广阔的世界。”因此,邝锦濠决心在中学毕业后报考内地大学。高三时,学校组织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高校参观活动,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。
2018年,邝锦濠入读南方医科大学护理系。在校期间,他不仅专注于学业,还加入了校艺术团街舞队,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结下了深厚友谊,其中不乏来自民族地区的伙伴。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,邝锦濠萌生了更多宣传澳门文化的念头。他加入广东高校澳门学生联合会,策划并参与多场粤澳文化交流活动。“澳门是一座美丽多元的城市,中西文化荟萃,我希望更多人来见证澳门的繁荣发展,并与我们一同分享这份成长的喜悦。”
毕业后,邝锦濠进入澳门一家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,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老人提高生活质量。工作之余,他还回中学宣讲,解答学弟学妹们对于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读大学的疑惑。“随着大湾区融合加速,澳门学生有了越来越多到内地交流和学习的机会。衷心希望更多澳门青年参与到大湾区建设中,让澳门与祖国同进步、共繁荣。”他说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